兵法初探

-“战国策”篇「七」

欧阳军

 

    “战国策”是对战国历史原生态的一种描写,是对战国时期上下几百年之间人物、事件和战事的概述,是对无数英雄及其事迹、谋略和思想的直接反映,而所有的这些论述和记载都是出于一种原始概貌的直接描写,所以没有人为地对其进行拔高和深化,没有人为地对它系统化和思想化,因此不存在任何夸大和拔高的可能,是对历史事件原汁原味的一种反映。很显然的是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面,这些让历史风云变色的英雄人物,他们的作为和思想是极具内涵与深度的,是那些愚腐和浅薄之辈无法望其项背的,那是一个群雄逐鹿和自由驰骋的大舞台。“战国策”当中描写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,展现了许许多多人高尚的品格,而其中最让人感动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,是这些英雄人物之间纯真的友情,是这些伟大的英雄豪杰高尚的品格和气节。春秋战国时期有许许多多这样动人的故事,英雄们高尚的情怀和他们所开创的事业一样,同样能够让天地而变色。许多英雄人物不仅成就了伟大的壮举,而且他们在为人处事及其情操和品格方面,同样让人十分的感慨和感动,而其中苏秦同张仪之间的友谊,就是这些传奇历史当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之一。苏秦和张仪不仅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英雄人物,同时他们还是情同手足的知己,他们之间的关怀和友谊同样是后世学习的一个楷模,他们在关怀和友谊上树立起了可供后人敬仰的一个丰碑。苏秦和张仪之间真挚的友谊,以及发生在他们俩人之间动人的那些故事,胜过许许多多虚伪且又言不由衷的空言,是人类之间真情和友谊至善、至美的一种表现,是富有传奇色彩且又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。从中人们可以看到,人类除了功利、贪婪和自私自利以外,还存在着许多高尚和动人的情怀,这些高尚的情操对当今社会和后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,它们对一个功利、肤浅和拜金的社会也会有一定的触动,可以让人们看到除了物欲和情欲之外,人类之间还存在着更珍贵和更高尚的东西。人类只要能够看到这一点,就足以告慰那些早已逝去的高贵灵魂了。

 

    苏秦和张仪身处在同一个时代,同样是政治家、雄辩家、谋略家、纵横家和思想家,同样游说在各个大国之间,他们同样身处高位,具有同样的雄心和胆略,同样具有权变和高超的智慧,他们同样是那种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,而将生死都能够置之度外的英雄人物,同样在历史的风云当中张扬了他们自己的个性、施展出了他们的雄才大略、展现出了他们过人的智慧、显示出了他们超人的力量、彰显出了他们自己存在的价值。苏秦说服六国抵抗强秦,挂六国相印,因而成立了合纵联盟,苏秦在的时候,秦国一直都不敢胡作非为,因此天下有二十九年都没有发生任何的战争;张仪却力说合纵之短,借助强大的秦国来推行自己的连横思想,并且利用自己的雄辩、谋略和智慧来使得连横策略获得成功。苏秦和张仪都是轰动一时、叱咤风云和令天地色变的英雄人物。战国时期秦国在西、六国在东,而东西为横,所以张仪的策略又叫做连横,而连横策略最终能够得以实现,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苏秦对张仪的帮助和扶植,而苏秦和张仪之间的友谊,也是这些历史事件当中最感人的传奇故事之一。历史反反复复地告诫人类:前事不忘、后事之师。

 

    张仪是魏国人,当初他曾经同苏秦一起,共同在鬼谷子先生那里拜师学艺,他们一同学习了谋略、雄辩和游说的方法,苏秦认为自己的才学还比不上张仪。张仪在鬼谷子先生那里学成以后,就开始游说于各个诸侯之间,他很想凭此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。有一次他曾经同楚国的相国在一起喝酒,席间楚国的相国丢失了一块玉璧,楚国相国的门客们都怀疑是张仪所偷盗的玉璧,他们说:“张仪这个家伙贫穷而又没有品行,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”。于是他们就一同把张仪给拘捕了起来,拷问并且鞭笞了张仪达数百下之多。张仪虽然遭受到了质问和屈辱,但张仪却始终都没有承认众人强加给他的罪行,楚国相国的门客们最后只得把他给放了。张仪的妻子在得知了这件事以后,感慨地对他说:“如果当初您没有去读书和学习,没有去游说各个诸侯,哪里还会遭受到这样的屈辱呢?!”张仪以开玩笑的口吻对他的妻子说道:“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?”他的妻子笑着回答说:“你的舌头倒是还在”。张仪听了之后,告诉他的妻子说:只要他的舌头还在,这就已经足够了。当时苏秦已经成功地说服了赵王,他因此能够去各国之间缔结合纵相亲的联盟,但是他很担心秦国乘机去攻打各个诸侯国,使得联盟在还没有来得及缔结之前就遭到失败。苏秦同时考虑到除了张仪以外,世上再也没有能够胜任出使秦国、并且完成各项使命的人了,所以他派人在暗中诱导张仪,同时还让人对张仪说:“当初您同苏秦先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,现在苏秦先生已经在赵国握有了重权,您为什么不到苏秦先生那里去,乘机同他取得联络,并且以此来实现您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呢?!”张仪听了以后,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,于是他就起程去了赵国。来到了赵国以后,张仪就呈上了他自己的名帖,要求来拜见苏秦。而苏秦在得知了之后,却嘱咐他的左右和手下,叫他们根本不要替张仪来通报,同时又让张仪好几天都不能够离去,一直到了最后,苏秦才接见了张仪。苏秦让张仪坐在下人才坐的堂下,赐给他仆人和侍妾才吃的饭菜,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责备他说:“凭着你的才干和能力,却使得自己穷困和屈辱到了这种地步。我难道不能够举荐你,并且让你得到富贵吗?!但你却从来不和我取得联系,你这样做,就不值得让我再去举荐你了”。苏秦在说完这些以后,就很无礼地把张仪给打发走了。当初张仪来见苏秦的时候,他认为是来求见自己多年的好友,苏秦肯定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的,但让他根本没有想到的是,他不仅没能得到苏秦任何的帮助,而且反而因此处处遭受到了屈辱,他心里对此十分的伤心和生气。他想到各个诸侯当中没有谁能让他成就大业,而能够让赵国面临着困境,并且还可以洗刷掉他耻辱的国家只有秦国,所以他就去投靠了秦国。苏秦在得知了这一切以后,主动地告诉他的门客说:“张仪是天下最有才能和智慧的人,我恐怕还比不上他。现在幸好是我在他之前就得到了赵王的重用,将来有能力真正在秦国掌握大权的,我认为恐怕只有张仪了。然而张仪出身贫寒,没有进身的台阶,我又担心他会满足和贪图于目前这种微不足道的小利,这样他就不会再去成就大的功业了,所以我就把他给叫了过来,并且还当众羞辱了他,是想以此来激发他的意志和潜力,我派你一路上去跟随着他的左右,你替我在暗中好好地侍奉他”。苏秦随后就禀明了赵王,并且赐予了金钱、财物和车马给他的门客。苏秦派遣他在暗中跟随着张仪的左右,让他和张仪住在同一家客栈当中,要他逐渐地去接近和照顾张仪,并且用金钱、财物和车马来资助他。凡是张仪所需要的,都设法供给和满足张仪的要求,但是却从来没有说明这些东西是谁给他的。张仪后来因此才有机会得以拜见秦惠王,秦惠王很欣赏张仪的才能,他任命张仪为他的客卿,并且同他讨论攻打各个诸侯的计划。苏秦的门客看见张仪得到了任用以后,就向张仪请求允许他辞别而去。张仪便赶忙拦阻他说:“我依靠您鼎力的帮助,才获得了现在显贵的位子,现在正是让我来报答您的恩德的时候了,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离开呢”?苏秦的门客告诉张仪说:“我并不了解您,真正了解和帮助您的是苏秦先生。苏秦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,并且因此而破坏了合纵联盟,同时他还认为除了您之外,没有谁能够真正地掌握秦国的军政大权,所以他才故意地激怒了先生您,并且还派我在暗中帮助您,提供任何您想要的金钱和财物。这些都是苏秦先生安排好的计谋。现在您已经得到了秦王的重用,所以请让我回去向苏秦先生复命吧”。张仪听了以后,流着眼泪感叹地说道:“唉,这些智慧和谋略,我都曾经研习过,但是我却没有真正的领悟和觉察,我实在没有苏秦先生高明啊!我现在才刚刚得到了秦王的任用,这些都是有赖于苏秦先生鼎力的帮助,我又怎么能够图谋去攻打赵国呢?!您替我好好地谢谢苏秦先生,告诉他,只要有他苏秦先生在,我张仪再怎样也不敢奢谈攻打赵国的事情。况且只要有苏秦先生在,我张仪也不可能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”。张仪在出任了秦国的相国以后,就写信明明白白地告诉楚国的相国说:“当初我在陪你喝酒的时候,我并没有偷盗你的玉璧,但你却因此污蔑了我,而且还鞭笞和羞辱了我,现在你要好好地保护好你的国家,我很快就要来盗取你们楚国的土地和城池了”。

 

    张仪在秦国做了多年的相国,后来他为了秦国的利益,他又去魏国担任了魏国的相国,经过多次的战争和争夺以后,魏国最后终于也臣服了秦国。由于齐国同楚国缔结了合纵联盟,秦国同楚国之间的战事多有不利,所以秦国派遣张仪出使楚国,以六里和六百里土地的计谋,来离间和破坏齐国同楚国之间的联盟。张仪的离间计划和谋略最终得以成功,秦军不仅大败了楚军夺取了丹阳和汉中,而且还在蓝田大战当中取得了胜利,楚国不得不再次割让了两座城池,以此来同秦国媾和。张仪此后又多次地蒙蔽和欺骗了楚怀王,而在张仪和秦国的威逼利诱之下,楚怀王没有听从屈原处死张仪的建议,反而同秦国结成了连横联盟。屈原虽然还想劝说楚怀王同齐国来修好,但是楚怀王却再一次地拒绝了屈原的谏议,他想同秦国来发展友好的关系,并且还同秦国相互地勾结在了一起,但是他最终却被秦国所虏获,而且楚怀王最后还死在了秦国。而继位的楚襄王同样的昏庸和无能,他把屈原放逐在外,屈原长期在外过着流放的生活,他从来就没有机会来实现他救国的抱负,他一天一天目睹着楚国被秦国所吞食,他在绝望当中,最后只得投汨罗江自尽而亡。相传屈原死的那天是五月初五,所以后人就把这天给定为端午节,并且以此来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。

 

    “战国策”记载了太多的英雄人物,记载了他们的谋略和思想,而且对每个历史事件的描述都是原汁原味的,没有经过任何明显的拔高和夸大。这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,研究所有谋略家的战略和思想,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,是最贴近历史真实的再现。阅读“战国策”当中的原始文章,将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益处,而从这些文章当中,还能够重塑战国时期的历史和原有的风貌。

一、秦取楚汉中

    秦国攻打楚国的汉中,又同楚国在蓝田交战,并且把楚军给打得大败。韩国和魏国听到楚国处在了如此困境当中的时候,就加紧了向南的进攻,一直打到了楚国的邓邑。楚王于是领兵返回到了楚国,没有再同秦国进行交战。后来齐国、韩国和魏国三国共同谋划攻打楚国,但又担心同楚国停战后的秦国,会因此而去援助楚国。有人为此对齐国相国薛公说:“您可以派遣一个使臣告诉楚王说:‘现在齐、韩、魏三国的军队暂且撤离楚国,希望楚国能够积极地来响应,并且共同去攻打秦国。这样一来的话,即使夺回秦国所固有的蓝田,也不会是什么难事,更不用说收回、楚国在同秦国交战当中所丢失的土地了’。楚国本来就很怀疑秦国未必会出兵来援助自己,现在三国又提出了对他这么好的建议,楚国一定会积极地来响应三国的这种建议。这样一来楚国就会同三国在一起,一同合谋出兵来进攻秦国。如果秦国一旦知道这种情况,必定不会再出兵去援助楚国。三国可以因此而迅速地去攻打楚国,楚国也必然会慌忙地去向秦国求救,但是这样一来,秦国将更加不敢出兵去援助楚国了。如此一来的话,三国也就离间了秦楚两国,可以集中兵力来攻打楚国。三国只要是一出兵,就一定能够大获全胜的”。薛公赞叹道:“这真是一条很好的计谋”。

    于是他派遣一个很重要的使臣出使到了楚国,楚国果然积极地响应了三国的建议,三国因此也全力共同地进攻楚国,楚国果然急忙地向秦国请求援助,但是秦国知道了以后,却不敢出兵去援助楚国。三国于是就加紧地来攻打楚国,三国果然大获全胜,并且因此而得到了楚国的大片土地,取得了显赫的战功。

 

二、三国攻秦入函谷

    齐、韩、魏三国联合发兵攻打秦国,三国攻进了秦国的函谷关。秦王于是对楼缓说:“三国的军队现在进攻得十分紧迫,已经深入到了秦国的腹地,现在秦国的形势已经非常的危险,我打算把河东之间的土地割让给他们,并且以此来同三国讲和。您看这个办法怎么样”?楼缓回答说:“割让河东之间大片的土地,这样的代价太大,但却能够使得国家避免遭受到更大的灾难,这样又会有很大的好处。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,应该由宗室和贵族来商定,大王您为什么不召见公子池,并且征询一下他的意见呢”?

    秦王于是召见了公子池,询问了他的意见。公子池回答说:“大王同三国讲和要后悔,不同三国讲和也要后悔。”秦王问他说:“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道理”?公子池回答说:“大王割让河东之地来同三国讲和,三国虽然撤兵走了,但大王必定会说:‘很可惜,三国现在已经撤兵走了,但我却因此白白地送给了他们三个城邑’。这就是讲和之后,大王的后悔;而如果大王不同三国讲和,三国就会攻入函谷关关内,国都咸阳的处境就一定会变得非常的危险,这样一来大王又会说:‘很可惜,当初我仅仅因为爱惜三座城池,而没有同三国来讲和’。这是不讲和之后,大王将会有的后悔”。秦王说:“反正都要因此而后悔,比较这两种情况,我宁愿失去三个城邑的后悔,也不能因为这样而危及到国都咸阳、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后悔。我已经决定割让河东之地,并且以此来同三国讲和了”。秦王于是派遣公子池,用三座城池来同三国讲和,三个国家在得到了土地之后,才各自撤回了自己的军队。

 

三、秦王与中期争论

    秦王同臣子中期发生了争执,两人争论当中,秦王却没有争赢。秦王因此而大怒,中期却慢吞吞地走了。有人为了中期劝秦王说:“中期实在太鲁莽和草率了,他恰好碰到了英明的君王,如果遇上桀纣这样的君,一定早就把他给杀掉了”。秦王因此也就没有下罪给中期了。

 

四、献则谓公孙消

    献则对秦国的大臣公孙消说:“您是大臣当中最受尊敬的,您屡次建立起了战功。现在之所以没有被任命为相国的原因,是因为秦太后对您没有什么好感。戎是太后的亲弟弟,现在正从楚国逃亡到了东周,您为什么不利用秦国和楚国在诸侯各国之间的威望,来帮助戎在东周担任相国呢?这样做的话对楚国来说也是有利的,楚国知道了以后,一定会同意这种做法的。戎借重秦国和楚国的帮助,担任了东周的相国以后,太后也必定会对您产生好感,并且还会因此而感激您,这样一来的话,您就必定能够担任秦国的相国了”。

 

五、前事不忘、后事之师

    张孟谈回答说:君王您所谈论的,是君臣共同治理国家的和谐与成功之道;而我所阐述的,是君臣共同治理国家时君王的统治之术,天下所有治理好国家的统治道理都是相同的,如果大臣同君王之间的权力均衡和对等了,还能够和谐和成功地把国家给治理好,那是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,所以说前事不忘、后事之师。如若不然的话,君王您就将会重蹈历史的覆辙,所以世人又常说:祸兮福所倚、福兮祸所伏。

 

   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,在上下三百年的时间里面,有许许多多动人的传奇和故事。在这些英雄当中,又以苏秦和张仪的实力最为强大,所以连太史公司马迁对他们也十分的赞赏,并且把苏秦和张仪分别都列为了七十列传之一,足见他们两人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。太史公司马迁是这样评说他们两个人的:三晋之间出了许多懂得谋略且又智谋高深的士人,那些主张合纵让六国结成同盟,以及主张连横扶持秦国强大的人,大多数都是三晋之间的人。张仪做事情的手段,同苏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,但是世人却普遍地讨厌苏秦,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,张仪四处张扬和暴露了苏秦合纵策略的短处,以此来附会他自己的主张,并且因此促成六国来形成连横的同盟,所以苏秦的合纵策略,就会因而招致到了四处的抨击。总而言之,这两个人都是有高超的计谋,有真正的才能,并且能够呼风唤雨成就大业的人。正像太史公所说的那样,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,虽然他们已经离人们远去了,但他们在历史的盲点和黑暗处,仍然还散发着非常耀眼的光芒。地球上许多的历史和人物,都已经离世人而远去了,人们热爱并且崇敬着英雄;仇恨并且鄙视着败类,所有的这一切,都构成了一幅蒙昧时代里面跳动着的生动画卷。

 

欧阳军

00四年五月七日于庐陵家中

「未经作者本人同意,任何媒体不得转载、摘编,教育部门录为教材请事先和本人联系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