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法初探

“戰國策”篇「一」

歐陽軍

 

    在公元前45百年至公元前221年期間,中國出現了秦、齊、楚、趙、燕、魏、韓七雄爭霸的局面,那是中國歷史上較為混亂和動盪的年代,也是中國歷史上名人奇士、英雄輩出的年代,在長達兩百多年的時間裡面,群雄並起、風雲變幻莫測,他們興起的時候,大地為之而色變,他們所建立的功業,在歷史與天地之間長存,謀士和英雄們最終化為了一種煙雲,他們也隨著歷史的沉寂而煙消雲散,他們的縱橫捭闔,他們的奇謀異智,他們的赤膽忠心,他們的俠骨柔腸,他們的爾虞我詐,他們的你死我活,在歷史的舞臺上,就這樣隨著久遠的年代慢慢地漸行漸遠了,不過他們張揚的個性,他們出乎人們預料之外的言行,又常常會歷歷在目,時常會浮現在人們的心裡,那是一個令人心儀和嚮往的年代,那個時代有一群人、一些事被永遠地載入了歷史,那個時代憑著自己的厚重,給人類留下了許許多多不可磨滅的記憶。人類的確已經遠離那些歷史而去,人類早就已經漸行漸遠了,不過有很多的時候,人們會一次又一次地回味起那些令人嚮往的年代、回想起那些令人心動的英雄傳奇。

 

    春秋戰國時代有許許多多的奇謀異士,有數不勝數的神奇兵法和戰例,所有這些縱橫捭闔的運籌帷幄,都蘊涵著過人的機辯和智慧,許多大國之間的爭鬥,往往都是通過某種高超的外交手段來實現的,充分地向世人展現出了人類的智慧和時代風雲。正是因為“戰國策”當中許多的謀略有洞穿時空的穿透力,正是因為人類的發展還十分的緩慢和曲折,所以人類還有研究和認知這些智慧的必要,人們可以通過作者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經典介紹,來一窺戰國風雲當中奇謀異士縱橫捭闔的全貌,或許因此而能夠開啟民智,甚至只是博得了世人的一笑,只在開卷之後略有所思,在品茗和談笑間略有所悟,就能夠足慰那些漸行漸遠的、仁人志士的在天之靈了。

 

    “戰國策”當中所記載的奇章異文,共有1233卷四百九十七篇,歷經的年代長達兩百多年,人物和典故眾多,光言簡意賅的寓言故事就有好幾十個,有許許多多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,有許許多多奇思異想的比喻,戰國時代仁人異士雄言善辯,向人們充分地展現出了波瀾壯闊且又雄渾悲壯的時代風雲。在那個文明近乎於荒蕪的年代,無數可歌可泣的仁人異士,風起雲湧地屹立在天地之間,讓後人面對蒼涼大地的時候,也會從內心裡面感到一種悲壯,世人還會從內心當中感到一種驕傲;當人們面對著滾滾而去的、英雄人物的時候,人類時常只能夠無言以對,他們和他們所上演的千年風雲,也在世人的遺忘當中逐漸的已經凝固,而這種凝重讓我感到了某種不朽。人類不妨看看透過兩千多年厚重和漆黑的歷史,依然還在閃耀著光芒的一些東西,他們是在人類的談笑和遺忘當中漸行漸遠的,他們是在寂寞和悲壯之中砥礪前行,人們仿佛又看見了金戈鐵馬,聽到了戰鼓雷鳴,人們就將在這最初的戰鼓聲當中反思,傾聽這些來自遠古且又慷慨激昂的聲響,世人不妨把此當作消閒裡面另外的一種選擇,從人類內心的蒼涼之中看見一種悲壯後,他們也終將會成為了世俗茶餘飯後的一種談資。

 

    “兵法初探”—戰國策篇所選用的故事,是作者為自己所選的較為經典的一些歷史故事,作者把一個、兩個、或者三、五個故事,給串聯起來成為了一篇,形成了“戰國策”兵法的系列篇,故事的原文都出自于“戰國策”,作者並不想過多地來進行解釋和說明,只是想讓人們一窺戰國時代原始的風貌,讓許許多多被世人所遺忘的人物漸漸的鮮活起來。

 

一、東周與西周爭

    東周和西周發生了爭端,西周於是就向楚國和韓國請求幫助,想要聯合這兩個國家來對付東周。齊明對東周的國君說:我擔心西周送給楚國和韓國許多的珍寶,好讓他們替西周來向東周索取土地。不如我們派人去對楚國和韓國人說:西周想要把寶物獻給貴國,抱有的是兩種心態。如果現在東周的軍隊沒有把西周給逼急,西周的珍寶就不會很順利地送到楚國和韓國的手中。楚國和韓國想要得到他們的珍寶,同樣也會很樂意地看到東周去征討西周,西周最後只好向楚國和韓國獻出寶物來緩解危機,這是東周在替楚國和韓國來爭取他們的利益,這也能夠讓楚國和韓國感受到東周對他們的恩惠,使得他們因為東周給他們的恩惠而感激東周,如此一來的話,西周既獻出了珍寶,又沒有換取到什麼實際上的好處,長此以往的話,西周的國力也就會慢慢地衰敗下去了。

 

二、秦假道于周以伐韓

    秦國想向東周借道去討伐韓國,周王擔心借道給秦國後會得罪韓國,不借道給秦國的話,周王又擔心會得罪強大的秦國。史黶對周王說:國君為什麼不派人去對韓公叔說:秦國敢於借道東周的領土,來討伐韓國,那是因為秦國人信賴東周人,他們對於東周感覺到很放心。你為什麼不分點韓國的土地給東周,又立刻向楚國發去韓國的重使,這樣一來的話,秦國必定會很疑心這幾個國家,因此也就不敢再相信東周了,如果是這樣的話,它便不敢再來向東周借道了,韓國因此也就不會被秦國給攻打了。國君又可以派人對秦王說:韓國人強行地將土地送給東周,是要使得秦國對東周感到很猜忌,寡人又不敢得罪韓國,不得不接受了韓國所給的土地。秦國必定沒有什麼理由,讓東周不去接受韓國的土地。這樣一來的話,東周既從韓國那裡得到了土地,又讓秦國覺得:東周似乎並沒有拒絕秦國的吩咐。

 

    上面的兩個故事都很短小,但總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,在不知不覺當中,歷史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在兩千多年以前,有一群人就這樣存在和生活過,他們的身影漸漸地也會鮮活和清晰起來,並且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和記憶,“兵法初探”—戰國策系列篇裡面的每篇文章都不會很長,世人可以在嬉戲和品茗當中,看看戰國風雲之中的歷史,看看人類整個歷史的曲折和艱辛…。

 

歐陽軍

二00三年七月十一日於廬陵家中 

「未經作者本人同意,任何媒體不得轉載、摘編,教育部門錄爲教材請事先和本人聯繫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