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法初探

-“戰國策”篇「七」

歐陽軍

 

    “戰國策”是對戰國歷史原生態的一種描寫,是對戰國時期上下幾百年之間人物、事件和戰事的概述,是對無數英雄及其事蹟、謀略和思想的直接反映,而所有的這些論述和記載都是出於一種原始概貌的直接描寫,所以沒有人為地對其進行拔高和深化,沒有人為地對它系統化和思想化,因此不存在任何誇大和拔高的可能,是對歷史事件原汁原味的一種反映。很顯然的是在這近三百年的時間裡面,這些讓歷史風雲變色的英雄人物,他們的作為和思想是極具內涵與深度的,是那些愚腐和淺薄之輩無法望其項背的,那是一個群雄逐鹿和自由馳騁的大舞臺。“戰國策”當中描寫了許許多多的傑出人物,展現了許許多多人高尚的品格,而其中最讓人感動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,是這些英雄人物之間純真的友情,是這些偉大的英雄豪傑高尚的品格和氣節。春秋戰國時期有許許多多這樣動人的故事,英雄們高尚的情懷和他們所開創的事業一樣,同樣能夠讓天地而變色。許多英雄人物不僅成就了偉大的壯舉,而且他們在為人處事及其情操和品格方面,同樣讓人十分的感慨和感動,而其中蘇秦同張儀之間的友誼,就是這些傳奇歷史當中最富傳奇色彩的故事之一。蘇秦和張儀不僅是戰國時期最傑出的英雄人物,同時他們還是情同手足的知己,他們之間的關懷和友誼同樣是後世學習的一個楷模,他們在關懷和友誼上樹立起了可供後人敬仰的一個豐碑。蘇秦和張儀之間真摯的友誼,以及發生在他們倆人之間動人的那些故事,勝過許許多多虛偽且又言不由衷的空言,是人類之間真情和友誼至善、至美的一種表現,是富有傳奇色彩且又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。從中人們可以看到,人類除了功利、貪婪和自私自利以外,還存在著許多高尚和動人的情懷,這些高尚的情操對當今社會和後世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,它們對一個功利、膚淺和拜金的社會也會有一定的觸動,可以讓人們看到除了物欲和情欲之外,人類之間還存在著更珍貴和更高尚的東西。人類只要能夠看到這一點,就足以告慰那些早已逝去的高貴靈魂了。

 

    蘇秦和張儀身處在同一個時代,同樣是政治家、雄辯家、謀略家、縱橫家和思想家,同樣遊說在各個大國之間,他們同樣身處高位,具有同樣的雄心和膽略,同樣具有權變和高超的智慧,他們同樣是那種為了追求事業的成功,而將生死都能夠置之度外的英雄人物,同樣在歷史的風雲當中張揚了他們自己的個性、施展出了他們的雄才大略、展現出了他們過人的智慧、顯示出了他們超人的力量、彰顯出了他們自己存在的價值。蘇秦說服六國抵抗強秦,掛六國相印,因而成立了合縱聯盟,蘇秦在的時候,秦國一直都不敢胡作非為,因此天下有二十九年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戰爭;張儀卻力說合縱之短,借助強大的秦國來推行自己的連橫思想,並且利用自己的雄辯、謀略和智慧來使得連橫策略獲得成功。蘇秦和張儀都是轟動一時、叱吒風雲和令天地色變的英雄人物。戰國時期秦國在西、六國在東,而東西為橫,所以張儀的策略又叫做連橫,而連橫策略最終能夠得以實現,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蘇秦對張儀的幫助和扶植,而蘇秦和張儀之間的友誼,也是這些歷史事件當中最感人的傳奇故事之一。歷史反反復複地告誡人類:前事不忘、後事之師。

 

    張儀是魏國人,當初他曾經同蘇秦一起,共同在鬼穀子先生那裡拜師學藝,他們一同學習了謀略、雄辯和遊說的方法,蘇秦認為自己的才學還比不上張儀。張儀在鬼穀子先生那裡學成以後,就開始遊說于各個諸侯之間,他很想憑此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負。有一次他曾經同楚國的相國在一起喝酒,席間楚國的相國丟失了一塊玉璧,楚國相國的門客們都懷疑是張儀所偷盜的玉璧,他們說:“張儀這個傢伙貧窮而又沒有品行,一定是他偷了相國的玉璧”。於是他們就一同把張儀給拘捕了起來,拷問並且鞭笞了張儀達數百下之多。張儀雖然遭受到了質問和屈辱,但張儀卻始終都沒有承認眾人強加給他的罪行,楚國相國的門客們最後只得把他給放了。張儀的妻子在得知了這件事以後,感慨地對他說:“如果當初您沒有去讀書和學習,沒有去遊說各個諸侯,哪裡還會遭受到這樣的屈辱呢?!”張儀以開玩笑的口吻對他的妻子說道:“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?”他的妻子笑著回答說:“你的舌頭倒是還在”。張儀聽了之後,告訴他的妻子說:只要他的舌頭還在,這就已經足夠了。當時蘇秦已經成功地說服了趙王,他因此能夠去各國之間締結合縱相親的聯盟,但是他很擔心秦國乘機去攻打各個諸侯國,使得聯盟在還沒有來得及締結之前就遭到失敗。蘇秦同時考慮到除了張儀以外,世上再也沒有能夠勝任出使秦國、並且完成各項使命的人了,所以他派人在暗中誘導張儀,同時還讓人對張儀說:“當初您同蘇秦先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,現在蘇秦先生已經在趙國握有了重權,您為什麼不到蘇秦先生那裡去,乘機同他取得聯絡,並且以此來實現您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呢?!”張儀聽了以後,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,於是他就起程去了趙國。來到了趙國以後,張儀就呈上了他自己的名帖,要求來拜見蘇秦。而蘇秦在得知了之後,卻囑咐他的左右和手下,叫他們根本不要替張儀來通報,同時又讓張儀好幾天都不能夠離去,一直到了最後,蘇秦才接見了張儀。蘇秦讓張儀坐在下人才坐的堂下,賜給他僕人和侍妾才吃的飯菜,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責備他說:“憑著你的才幹和能力,卻使得自己窮困和屈辱到了這種地步。我難道不能夠舉薦你,並且讓你得到富貴嗎?!但你卻從來不和我取得聯繫,你這樣做,就不值得讓我再去舉薦你了”。蘇秦在說完這些以後,就很無禮地把張儀給打發走了。當初張儀來見蘇秦的時候,他認為是來求見自己多年的好友,蘇秦肯定會對自己有所幫助的,但讓他根本沒有想到的是,他不僅沒能得到蘇秦任何的幫助,而且反而因此處處遭受到了屈辱,他心裡對此十分的傷心和生氣。他想到各個諸侯當中沒有誰能讓他成就大業,而能夠讓趙國面臨著困境,並且還可以洗刷掉他恥辱的國家只有秦國,所以他就去投靠了秦國。蘇秦在得知了這一切以後,主動地告訴他的門客說:“張儀是天下最有才能和智慧的人,我恐怕還比不上他。現在幸好是我在他之前就得到了趙王的重用,將來有能力真正在秦國掌握大權的,我認為恐怕只有張儀了。然而張儀出身貧寒,沒有進身的臺階,我又擔心他會滿足和貪圖於目前這種微不足道的小利,這樣他就不會再去成就大的功業了,所以我就把他給叫了過來,並且還當眾羞辱了他,是想以此來激發他的意志和潛力,我派你一路上去跟隨著他的左右,你替我在暗中好好地侍奉他”。蘇秦隨後就稟明了趙王,並且賜予了金錢、財物和車馬給他的門客。蘇秦派遣他在暗中跟隨著張儀的左右,讓他和張儀住在同一家客棧當中,要他逐漸地去接近和照顧張儀,並且用金錢、財物和車馬來資助他。凡是張儀所需要的,都設法供給和滿足張儀的要求,但是卻從來沒有說明這些東西是誰給他的。張儀後來因此才有機會得以拜見秦惠王,秦惠王很欣賞張儀的才能,他任命張儀為他的客卿,並且同他討論攻打各個諸侯的計劃。蘇秦的門客看見張儀得到了任用以後,就向張儀請求允許他辭別而去。張儀便趕忙攔阻他說:“我依靠您鼎力的幫助,才獲得了現在顯貴的位子,現在正是讓我來報答您的恩德的時候了,您為什麼這麼快就要離開呢”?蘇秦的門客告訴張儀說:“我並不瞭解您,真正瞭解和幫助您的是蘇秦先生。蘇秦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,並且因此而破壞了合縱聯盟,同時他還認為除了您之外,沒有誰能夠真正地掌握秦國的軍政大權,所以他才故意地激怒了先生您,並且還派我在暗中幫助您,提供任何您想要的金錢和財物。這些都是蘇秦先生安排好的計謀。現在您已經得到了秦王的重用,所以請讓我回去向蘇秦先生覆命吧”。張儀聽了以後,流著眼淚感歎地說道:“唉,這些智慧和謀略,我都曾經研習過,但是我卻沒有真正的領悟和覺察,我實在沒有蘇秦先生高明啊!我現在才剛剛得到了秦王的任用,這些都是有賴於蘇秦先生鼎力的幫助,我又怎麼能夠圖謀去攻打趙國呢?!您替我好好地謝謝蘇秦先生,告訴他,只要有他蘇秦先生在,我張儀再怎樣也不敢奢談攻打趙國的事情。況且只要有蘇秦先生在,我張儀也不可能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”。張儀在出任了秦國的相國以後,就寫信明明白白地告訴楚國的相國說:“當初我在陪你喝酒的時候,我並沒有偷盜你的玉璧,但你卻因此污蔑了我,而且還鞭笞和羞辱了我,現在你要好好地保護好你的國家,我很快就要來盜取你們楚國的土地和城池了”。

 

    張儀在秦國做了多年的相國,後來他為了秦國的利益,他又去魏國擔任了魏國的相國,經過多次的戰爭和爭奪以後,魏國最後終於也臣服了秦國。由於齊國同楚國締結了合縱聯盟,秦國同楚國之間的戰事多有不利,所以秦國派遣張儀出使楚國,以六裡和六百里土地的計謀,來離間和破壞齊國同楚國之間的聯盟。張儀的離間計劃和謀略最終得以成功,秦軍不僅大敗了楚軍奪取了丹陽和漢中,而且還在藍田大戰當中取得了勝利,楚國不得不再次割讓了兩座城池,以此來同秦國媾和。張儀此後又多次地蒙蔽和欺騙了楚懷王,而在張儀和秦國的威逼利誘之下,楚懷王沒有聽從屈原處死張儀的建議,反而同秦國結成了連橫聯盟。屈原雖然還想勸說楚懷王同齊國來修好,但是楚懷王卻再一次地拒絕了屈原的諫議,他想同秦國來發展友好的關係,並且還同秦國相互地勾結在了一起,但是他最終卻被秦國所虜獲,而且楚懷王最後還死在了秦國。而繼位的楚襄王同樣的昏庸和無能,他把屈原放逐在外,屈原長期在外過著流放的生活,他從來就沒有機會來實現他救國的抱負,他一天一天目睹著楚國被秦國所吞食,他在絕望當中,最後只得投汨羅江自盡而亡。相傳屈原死的那天是五月初五,所以後人就把這天給定為端午節,並且以此來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。

 

    “戰國策”記載了太多的英雄人物,記載了他們的謀略和思想,而且對每個歷史事件的描述都是原汁原味的,沒有經過任何明顯的拔高和誇大。這對於研究戰國時期的歷史,研究所有謀略家的戰略和思想,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,是最貼近歷史真實的再現。閱讀“戰國策”當中的原始文章,將會給人們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益處,而從這些文章當中,還能夠重塑戰國時期的歷史和原有的風貌。

一、秦取楚漢中

    秦國攻打楚國的漢中,又同楚國在藍田交戰,並且把楚軍給打得大敗。韓國和魏國聽到楚國處在了如此困境當中的時候,就加緊了向南的進攻,一直打到了楚國的鄧邑。楚王於是領兵返回到了楚國,沒有再同秦國進行交戰。後來齊國、韓國和魏國三國共同謀劃攻打楚國,但又擔心同楚國停戰後的秦國,會因此而去援助楚國。有人為此對齊國相國薛公說:“您可以派遣一個使臣告訴楚王說:‘現在齊、韓、魏三國的軍隊暫且撤離楚國,希望楚國能夠積極地來響應,並且共同去攻打秦國。這樣一來的話,即使奪回秦國所固有的藍田,也不會是什麼難事,更不用說收回、楚國在同秦國交戰當中所丟失的土地了’。楚國本來就很懷疑秦國未必會出兵來援助自己,現在三國又提出了對他這麼好的建議,楚國一定會積極地來響應三國的這種建議。這樣一來楚國就會同三國在一起,一同合謀出兵來進攻秦國。如果秦國一旦知道這種情況,必定不會再出兵去援助楚國。三國可以因此而迅速地去攻打楚國,楚國也必然會慌忙地去向秦國求救,但是這樣一來,秦國將更加不敢出兵去援助楚國了。如此一來的話,三國也就離間了秦楚兩國,可以集中兵力來攻打楚國。三國只要是一出兵,就一定能夠大獲全勝的”。薛公讚歎道:“這真是一條很好的計謀”。

    於是他派遣一個很重要的使臣出使到了楚國,楚國果然積極地響應了三國的建議,三國因此也全力共同地進攻楚國,楚國果然急忙地向秦國請求援助,但是秦國知道了以後,卻不敢出兵去援助楚國。三國於是就加緊地來攻打楚國,三國果然大獲全勝,並且因此而得到了楚國的大片土地,取得了顯赫的戰功。

 

二、三國攻秦入函穀

    齊、韓、魏三國聯合發兵攻打秦國,三國攻進了秦國的函谷關。秦王於是對樓緩說:“三國的軍隊現在進攻得十分緊迫,已經深入到了秦國的腹地,現在秦國的形勢已經非常的危險,我打算把河東之間的土地割讓給他們,並且以此來同三國講和。您看這個辦法怎麼樣”?樓緩回答說:“割讓河東之間大片的土地,這樣的代價太大,但卻能夠使得國家避免遭受到更大的災難,這樣又會有很大的好處。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,應該由宗室和貴族來商定,大王您為什麼不召見公子池,並且徵詢一下他的意見呢”?

    秦王於是召見了公子池,詢問了他的意見。公子池回答說:“大王同三國講和要後悔,不同三國講和也要後悔。”秦王問他說:“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道理”?公子池回答說:“大王割讓河東之地來同三國講和,三國雖然撤兵走了,但大王必定會說:‘很可惜,三國現在已經撤兵走了,但我卻因此白白地送給了他們三個城邑’。這就是講和之後,大王的後悔;而如果大王不同三國講和,三國就會攻入函谷關關內,國都咸陽的處境就一定會變得非常的危險,這樣一來大王又會說:‘很可惜,當初我僅僅因為愛惜三座城池,而沒有同三國來講和’。這是不講和之後,大王將會有的後悔”。秦王說:“反正都要因此而後悔,比較這兩種情況,我寧願失去三個城邑的後悔,也不能因為這樣而危及到國都咸陽、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後悔。我已經決定割讓河東之地,並且以此來同三國講和了”。秦王於是派遣公子池,用三座城池來同三國講和,三個國家在得到了土地之後,才各自撤回了自己的軍隊。

 

三、秦王與中期爭論

    秦王同臣子中期發生了爭執,兩人爭論當中,秦王卻沒有爭贏。秦王因此而大怒,中期卻慢吞吞地走了。有人為了中期勸秦王說:“中期實在太魯莽和草率了,他恰好碰到了英明的君王,如果遇上桀紂這樣的暴君,一定早就把他給殺掉了”。秦王因此也就沒有下罪給中期了。

 

四、獻則謂公孫消

    獻則對秦國的大臣公孫消說:“您是大臣當中最受尊敬的,您屢次建立起了戰功。現在之所以沒有被任命為相國的原因,是因為秦太后對您沒有什麼好感。羋戎是太后的親弟弟,現在正從楚國逃亡到了東周,您為什麼不利用秦國和楚國在諸侯各國之間的威望,來幫助羋戎在東周擔任相國呢?這樣做的話對楚國來說也是有利的,楚國知道了以後,一定會同意這種做法的。羋戎借重秦國和楚國的幫助,擔任了東周的相國以後,太后也必定會對您產生好感,並且還會因此而感激您,這樣一來的話,您就必定能夠擔任秦國的相國了”。

 

五、前事不忘、後事之師

    張孟談回答說:君王您所談論的,是君臣共同治理國家的和諧與成功之道;而我所闡述的,是君臣共同治理國家時君王的統治之術,天下所有治理好國家的統治道理都是相同的,如果大臣同君王之間的權力均衡和對等了,還能夠和諧和成功地把國家給治理好,那是古往今來從來就沒有發生過的事情,所以說前事不忘、後事之師。如若不然的話,君王您就將會重蹈歷史的覆轍,所以世人又常說:禍兮福所倚、福兮禍所伏。

 

    春秋戰國時期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人物,在上下三百年的時間裡面,有許許多多動人的傳奇和故事。在這些英雄當中,又以蘇秦和張儀的實力最為強大,所以連太史公司馬遷對他們也十分的讚賞,並且把蘇秦和張儀分別都列為了七十列傳之一,足見他們兩人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。太史公司馬遷是這樣評說他們兩個人的:三晉之間出了許多懂得謀略且又智謀高深的士人,那些主張合縱讓六國結成同盟,以及主張連橫扶持秦國強大的人,大多數都是三晉之間的人。張儀做事情的手段,同蘇秦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,但是世人卻普遍地討厭蘇秦,這其中的原因是因為,張儀四處張揚和暴露了蘇秦合縱策略的短處,以此來附會他自己的主張,並且因此促成六國來形成連橫的同盟,所以蘇秦的合縱策略,就會因而招致到了四處的抨擊。總而言之,這兩個人都是有高超的計謀,有真正的才能,並且能夠呼風喚雨成就大業的人。正像太史公所說的那樣,春秋戰國時期造就出了無數的英雄人物,雖然他們已經離人們遠去了,但他們在歷史的盲點和黑暗處,仍然還散發著非常耀眼的光芒。地球上許多的歷史和人物,都已經離世人而遠去了,人們熱愛並且崇敬著英雄;仇恨並且鄙視著敗類,所有的這一切,都構成了一幅蒙昧時代裡面跳動著的生動畫卷。

 

歐陽軍

00四年五月七日于廬陵家中

「未經作者本人同意,任何媒體不得轉載、摘編,教育部門錄爲教材請事先和本人聯繫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