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法初探

-“戰國策”篇「四」

歐陽軍

 

    環顧中國國內外的局勢,已經到了一種非常危險的地步。自大的天朝下國,卻仍然還處在迷茫和沉睡之中,現實就像是一張給人催眠的巨網,讓所有蒙昧和野蠻的國人,越來越難以覺醒、掙脫和自拔。春秋戰國當中許許多多的歷史,都具有穿透時空巨大的震撼力,不過對於那些利令智昏和麻木不仁的國人來說,恐怕只會是收效甚微,甚至效果卻是截然的相反,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,反復都證明了一點:無論世界上發生了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,都無法來喚醒那些野蠻、沉睡和愚昧無知的國人。戰國策當中許多的故事和智慧,都給人以一種智勇過人和清新脫俗的感覺,毋庸置疑會給人們以警示、啟迪和反思的一個契機,世事滄桑和命運多舛,也不僅僅是一種歷史和生活,更多的還應該是一門智慧、文明和學問。只不過中國人反智得太久了,他們仍然還停留在了理性、常識和起碼的文明之外。中國在面向未來和現代化的時候,內部和外部都會充滿著許多的變數,而只有一個睿智的民族和國家,才能夠更好地在國內外各種矛盾和不利的環境當中突圍。中國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:要坦然和理智地來面對這一系列的矛盾與問題,中國更為重要的是,要睿智、開明和徹底地解決好這些矛盾與問題;而中國國民所要來面對著的,也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,更為重要的是,他們當今所迫切需要的是,能夠過上一種平凡而又正常的生活。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、不為桀亡。

 

    縱觀中國的國內,各種矛盾和問題已日益的突出與激化,而且主要都集中在以下的三個方面:一是體制缺陷、權力的濫用和極度腐化的問題;二是社會風氣敗壞、社會不公不義和生活當中種種的弊端;三是公民所有的權益受到了侵害、中國民主和法治化的問題。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,權力的腐敗與任性和官員道德與人性的淪喪。當今中國所面臨著的所有問題,同社會制度和民主與法治化的建設,顯然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。但是公平正義和正常的生活,幾千年以來對於中國人來說,仍然還是國人遙不可及的一種奢望,各級官吏形形色色的腐敗,已經成為了當今人們生活當中的一大亮點,以權力作為基礎和背景,而興起的既得利益集團前赴後繼、比比皆是,而官員的生活作風、權錢交易和權色交易,也已經成為了社會當中非常亮麗的一道風景線。中國共產黨絕對的權力,造成了中國社會長期絕對的黑暗和不公。根據新加坡某個機構的調查,在中國鄉鎮以上幹部的子女當中,有百分之八十以上,全部都是在行政、事業和政府機關工作,由於權力得不到任何有效的監督和制約,所以政權也只會片面地注重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,而且還會長期地罔顧和侵害公民整體上的所有權益,比方說醫療產業化和教育產業化等等政策。而且與此同時,長期的城鄉差別和幹部同群眾的差別,不僅還沒有被完全地祛除,同時還又產生出了許許多多新的差異,比方說地域之間的差異、編制內同編制外的差異、以及企業同行政、事業和政府部門之間的差異等等。中國當代所有的國民迄今為止,仍然還生活在等級非常森嚴的奴役制社會當中。

 

    縱觀中國國際的環境,同樣也令人很不樂觀。中國自拋棄計劃經濟的改革開放以後,經濟和國力都得到了大大的發展與增強,但是中國自身的國際環境,卻又出現了許多不利和不和諧的因素。香港、澳門、新疆和西藏問題日益的突出;臺灣的台獨勢力也日益的猖獗,美、日、台三方,出於自身的發展和利益,越走越近、甚至還形成了亞太國家之間某種的同盟,美國不僅把更多和更為先進的武器賣給臺灣,而且還試圖把臺灣納入它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;中國同周邊許多的國家、特別是同印度之間,摩擦和衝突接連不斷;而中國北面的俄羅斯,是一個傳統的野蠻帝國,出於自身的原因和私利,歷來都對中國虎視眈眈、留有一手;北約也正在不斷的東擴,歐洲正在逐漸地步入到一體化時代;同時五眼聯盟之間的合作,也正在不斷的深化和加強當中。中國當今國內外的形勢和局面,同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非常的類似,因此世人也非常有必要來瞭解和反思,在長達五百多年的歷史當中,究竟都發生過哪些特別值得來關注的事情。戰國策智慧的點點滴滴,都能夠給當今的世人以養份和思考。

 

一、秦惠王謂寒泉子

    秦惠王對寒泉子說:蘇秦太欺負我們秦國無人了,想僅僅憑藉著一個人的心智,來反覆山東六國的國君,用合縱聯盟的策略來欺負我們秦國。趙國固然依仗著人多勢眾,所以就讓蘇秦用金錢和財物,來聯絡各個諸侯國。而各個諸侯國根本不可能合而為一,他們就像是被繩子綁在一起的雞、各行其是,根本就不可能合在一起共同地來棲息,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一件事情。寡人對此忿然含怒,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,我想指派武安君白起,去各個諸侯那裡,把所有的這些真實狀況轉告給他們。寒泉子說:這樣可不行,如果是攻城掠地,當然要請武安君去指揮;但如果是要去維護國家的利益、出使各個諸侯國,那還是應該派遣客卿張儀去。秦惠王說:寡人很願意來接受您的這個建議。

 

二、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

    司馬錯同張儀在秦惠王的面前,爭論是出兵攻打蜀國、還是出兵討伐韓國的問題。司馬錯主張去攻打蜀國,張儀卻說:不如去討伐韓國。秦惠王說:我很想聽聽你們兩人各自的見解。

    張儀回答說:秦國要同楚國和魏國親善友好,出兵下到三川,去堵住轘轅和緱氏兩個要塞,阻擋住他們出入屯留的通道,魏國將會切斷韓國南陽所有進出的路口,楚國也將會逼近韓國的要地南鄭,秦國則可以來進攻韓國的新城和宜陽。如此一來,秦國就將會兵臨東西兩周的邊境,這樣既可以威脅到東西兩周,又可以伺機來入侵楚國和魏國的領土。周室自然就知道了形勢十分的危急且又無法挽救,所以他們一定會獻出九鼎寶器,儘量設法來免除掉自己的災禍。秦國據有了九鼎寶器,從此就能夠按照地圖和戶籍,來挾天子以令天下,各個諸侯沒有誰敢不聽從秦國號令的,這是建立霸主的一種功業。而當今的蜀國,只不過是西部偏僻的一個國家,是像戎和狄這種小國的首領,即使是興師動眾、疲頓勞苦,也無法來成就秦國的霸業,即使攻打下了蜀國,也根本沒有多少的利益可圖。我聽說:“爭名者於朝,爭利者於市”。當今的三川和周室,就是全天下所共同要來爭奪的“朝市”,現在大王不去爭奪這些,卻反而去爭奪戎和狄這樣的小國,這樣做距離建立起自己的霸業,就會越來越遠了。

    司馬錯說:張儀所說的是不對的。我聽說:“欲富國者,務廣其地;欲強兵者,務富其民;欲王者,務博其德”。只要這三者都具備了之後,那麼霸業隨之也就能夠建立起來了。現在大王的國家地方小、民眾又很貧窮,所以秦國就應該從更容易的事情來入手。蜀國是西部十分偏僻的一個國家,是戎和狄國家當中的首領,而且蜀國還正在經歷著統治上面的內亂,所以秦國趁著這個機會去攻打蜀國,就像是豺狼同羊群之間力量懸殊的爭鬥。奪取了蜀國的土地,就能夠擴張秦國的版圖;取得了蜀國的財物,就可以來富民和休整秦國的軍隊;沒有勞師動眾,就可以征服整個的蜀國。因此攻打下蜀國,各個諸侯也不會認為這樣做很殘暴;盡取了巴蜀之利,各個諸侯也不會認為秦國很貪婪。如此一來,秦國就能夠一舉而名利雙收,秦國還將會有禁暴和平亂這樣的美名。而現在秦國如果是去進攻韓國,進而去威脅天子和周室的話,就會釀成威脅與劫持天子和周室的壞影響,既得不到什麼實際上的利益,卻從此還會落得一個不仁不義的駡名。因此秦國去攻打韓國和威脅周室,是全天下的諸侯都不願意來看到的事情,這將會使得秦國,處於十分危險的一個境地。我請求進一步地來說明這個道理:周朝,是全天下所有諸侯的宗主國,同樣也是齊國和韓國這兩個國家的同盟國。周室自然知道,這樣一來將會失去九鼎寶器,而韓國同樣也知道,將要失去自己的國土三川,所以兩個國家必定會聯合起來,共同地來出謀劃策,通過齊國和趙國,去向楚國和魏國來請求援助,周王會把九鼎寶器送給楚國,韓國也會把土地送給魏國,以此來換取他們的幫助和聯盟,但大王卻沒有任何的能力,來阻止他們這樣做。果真要是如此的話,秦國就將會變得非常的岌岌可危了,所以秦國還不如去攻打蜀國,而攻打蜀國才是一個萬全之策。

    秦惠王說:先生您所說的很有道理,寡人也很願意來聽取您所說的高見。秦國於是就出兵去攻打蜀國,在當年的十月份,就攻打下了蜀國,隨後就平定和消滅了蜀國。蜀國的國王因此而更名為侯,秦惠王便委派陳莊去擔任蜀國的相國,並且全權來負責管理蜀國。蜀國在歸順了秦國以後,秦國就變得更加的強大和富有了,從而能夠更加輕視所有其它的諸侯國了。

 

三、張儀欲以漢中與楚

    張儀想把漢中送給楚國,於是他便奏請秦王說:秦國有漢中,總是種禍害。種樹種得不是地方,人們就會去攀折和傷害它;如果家裡面有不義之財,就會傷及到了仁義的根本;南邊的漢中還是把它交給楚國,這樣才會對秦國更加的有利,漢中遲早都將會是秦國的累贅。甘茂對秦王說:秦國的疆域大了,難道就固然會有很多的麻煩嗎?如果天下諸侯之間的形勢一旦有什麼變化,大王可以割讓漢中,並且通過這些來聯合楚國,楚國也會因此而從各個諸侯當中反叛出來,來同大王結成相互友好的聯盟。假使大王現在無緣無故地就把漢中,白白地送給楚國,而如果天下的形勢一旦發生了什麼變化,那麼到了那個時候,大王又能夠拿出什麼,去同楚國來做一個交換呢?!

 

四、張儀又惡陳軫于秦王

    張儀又在秦王面前來說陳軫的壞話。他對秦王說:陳軫在秦國和楚國之間奔走,現在楚國沒有明顯地對秦國友好,卻對陳軫非常的友善,而楚國之所以會這樣做的原因,是因為陳軫歷來都只為了他自己,卻沒有全力地來為國家的原故。況且陳軫現在正打算離開秦國、跑到楚國那裡去,而大王您,為什麼不願意來聽從我的忠告呢?

    秦王於是就對陳軫說:我聽說您正想要離開秦國、跑到楚國那裡去,這件事情不知是否是真的?陳軫回答說:是真的。秦王說:張儀所說的果然是真的啊!陳軫說:這種事情不僅只有張儀一個人知道,就連來來往往的路人,他們全部同樣也都很清楚。陳軫接著又說道:從前殷高宗的兒子孝己,十分的孝順,全天下的人,都希望孝己做自己的兒子;吳國的大夫伍子胥,盡忠于自己的國君,全天下所有的君王,都希望伍子胥是自己的臣子。出賣奴僕和婢女,如果是賣給鄰里和鄉親,這樣的奴僕和婢女,才會是好的奴僕和婢女,因為鄉鄰們都瞭解和知道她的為人;如果女人是出嫁給自己的鄉鄰,那麼這樣的女人才會是真正的賢妻良母,因為大家都完全瞭解和知道她的品行。如果我不是忠於大王您,楚王又怎麼會認為我是一個忠臣呢?我對大王忠心耿耿,卻又被大王如此的嫌棄,我如果不跑到楚國去,我還又能夠跑到哪裡去呢?秦惠王說:您說得很對。秦王於是就把陳軫給挽留了下來。

 

    春秋戰國時期是風雲際會的一個年代,同時也是戰爭和爭鬥連綿最長的一個時期。在長達五百多年廣闊的時空裡面,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感人肺腑的悲歡離合。秦國一個國家的崛起,也絕不僅僅只是偶然的一種機遇,而是秦國在長達五百年的時間裡面,君王和國民共同努力的一種結果,秦國的崛起和六國的滅亡,全部都充滿著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。秦始皇在中國的歷史上,是第一個被世人稱為皇帝的君王,在秦始皇之後的兩千多年當中,中華大地之上出現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皇帝,迄今為止也還連綿不絕,從某種意義上,對於全體的中國人來說,始皇帝的這個稱謂,是令人非常痛心和唏噓的實至而名歸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和爭鬥,顯然還會持續不斷的發生和展開,而五百多年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,能夠把人們帶回到那個動盪和混亂的割據年代。不過人類特別是中國人,顯然根本還沒有真正地準備好,完全地來走出自己蒙昧和野蠻的文明之殤,而人世間數不勝數痛徹心扉的悲歡離合,就已經正在等待著不斷的發生和上演。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、不為桀亡;皮之不存、毛將焉附。

 

歐陽軍

二00四年四月十日於廬陵家中

「未經作者本人同意,任何媒體不得轉載、摘編,教育部門錄爲教材請事先和本人聯繫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