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法初探

-“戰國策”篇「二」

歐陽軍

 

    雖然以現代人的眼光,中國古人許多的做法,全都顯得十分的愚頑和可笑,但面對著當今社會層出不窮的欺詐和謊言,面對著滾滾紅塵當中凡夫俗子們的道德淪喪,面對著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裡面,常常都會遭遇到的失信和無恥行徑,中國古人的質樸、木訥、明理和守信,對於那些處於極端私利社會當中的人們來說,不無些許的借鑒和啟發,他們傑出的優點和品質,至今仍然還閃耀著十分耀眼的光芒,他們給後人留下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,讓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此而唏噓不已,他們也給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滅的傳說,讓後人一次又一次地記憶和回味起他們可貴的品格,讓後人一次又一次地嘆服於他們獨有的人格魅力。

 

    中國婦孺皆知的“忠孝不能兩全”的故事,就是古人明理和守信的例子。故事對現代人的靈魂深處、不無啟發和觸動,最少能夠讓人們有所聯想和思索,當然也許只會讓某些人茶餘飯後一笑,即便就是這樣,那也能夠使得這些離人們越來越遠、漸漸已被世人給遺忘的身影鮮活起來。“忠孝不能兩全”是中國最有名的典故之一、是中國婦孺皆知的成語。據《韓詩外傳》卷十裡面的記載:楚國當時有位叫做申鳴的知名士子,因為至孝而聞名于楚國。楚王因此想要召見並且重用他,他卻堅決地辭謝不去。他父親說:楚王想要重用你,你卻為何總是要推辭不去呢?申鳴回答他父親說:我為什麼要捨棄做孝子的機會,而去做楚王的忠臣呢?他父親說:如果你在朝廷裡面有了俸祿和地位,你過得就會比現在要更舒適和更快樂,而一旦你自己快樂了,我也就不用再擔憂和操心了,我希望你還是去做官吧,這樣你也就盡到了你自己的孝道。申鳴回答到:好,那麼我就聽從您的安排。申鳴於是就接受了朝廷的任命,楚王便委派他做了左司馬。這一年剛好碰上了白公作亂,白公殺死了令尹子西和司馬子期,申鳴率領軍隊包圍了白公。白公對石乞說:申鳴是天下有名的勇士,如今他率領軍隊包圍了我們,那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才好呢?石乞告訴白公說:我聽說申鳴是天下有名的孝子,現在可以派兵去劫持他的父親,然後再做打算吧。白公於是下令抓了申鳴的父親,並且派人對申鳴說:如果你和我聯合起來,一同來反叛楚王,我就與你一同來瓜分楚國,否則的話,我就將會把你的父親給殺掉。申鳴流著眼淚哭著回答說:當初自己是父親的兒子,而如今卻已經成為了楚王的賢臣,我已經不可以再來做孝子了,怎麼還能夠不去做一位忠臣呢?申鳴於是拿起鼓槌敲打著戰鼓,率領軍隊一鼓作氣地殺掉了白公,他的父親也因此而被白公給殺死了。申鳴回到楚國以後,楚王因為戰功想要賞賜他,申鳴卻回答說:接受了君王的食祿,當君王有難的時候,卻去逃避,這就不是忠臣;嚴守君臣之間的禮法,卻因此而害死了自己的父親,這又不是孝子,令人感到可悲的是:不能兩立其名,兩全其行啊。如果自己還像現在這樣的苟活著,又怎麼能夠昭告天底下所有的士人呢?說完了之後,申鳴也就自刎身亡了。

 

    申鳴實際上是以死,試圖來破除“忠孝不能兩全”的悖理和悖論,他那鮮明的個性和明理守信、甘願一死的人格,同一個充滿著極端物欲和私利的現代社會,形成了非常鮮明的一個對比。雖然他的死和他的所作所為,或許讓人還有些微言之處,但他的人格和靈魂卻是高貴的,他以自己的死,替後人標示了為人處事的一些基本原則,開啟了後人思考與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,讓後人能夠遵循這些起碼的良知和準則,又能夠思考出更好、更符合實際的邏輯和做法。古人許多的作為不僅充滿了很多的哲理,而且還充滿著人類的智慧,這些讓人歎為觀止的智慧,不時會在歷史的黑暗處閃耀著耀眼的光芒,讓人類那個漫長且又略顯沉悶的歷史,不時像有流星劃過的夜空,成為了一種燦爛當中的永恆。戰國策裡面許多的故事,都給人以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,人們可以倘佯在人類智慧的長河之中,回味起那些不同尋常的年代和人物,讓世人記憶起那些開創歷史的英雄人物和他們的豐功偉業,同時也可以讓人們看到古人原始的生活風貌,讓後人感歎于他們的智慧、謀略和英雄事蹟。“溫人之周”、“嚴氏為賊”和“趙取周之祭地”,就是三個短小而又充滿著哲理的動人故事:

 

一、溫人之周

    有個溫城的人想要進入東周,但是東周卻又不接待外地人,於是就問他說:你是來周朝做客的吧?他卻回答說:我也是周朝人。官吏就問他具體住在哪條街巷裡面,但他卻根本回答不上來,於是有關的官吏,就把他給囚禁了起來。

    周朝的君王派人問他說:你不是周朝人,而你卻又說自己不是來周朝的旅客,你這樣說謊究竟是因為什麼呢?他回答說:我從小就熟讀《詩經》,《詩經》上面說: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。現在周王是全天下人的國君。而我又是天子統治之下的百姓,怎麼能夠說我是外邦的旅客呢?所以我才回答說自己是周朝人。周朝的君王,聽到他這樣講了之後,馬上就令人把他給放了。

 

    從以上的故事當中,人們可以隱約地看到,雖然周王仍然還是君臨天下,但實際上各個諸侯國都已經雄起,東周和西周的實力,早就已經變得十分的弱小,根本無法同各個諸侯來爭霸天下,周朝的滅亡也只是個時間問題。周朝因為自己有著各種的內憂外患,國力也變得越來越弱小,最後終於還是被秦國所滅。

 

二、嚴氏為賊

    嚴遂謀殺了韓國相國俠累,陽豎參與了這件事。在事情敗露了以後,陽豎只得被迫逃亡、途經了東周,東周君也就收留了他,並且招待他在東周居住了十四天,然後又用四匹馬拉的華貴馬車,把他給放走了。韓國的君主於是派遣使臣來責問東周君,東周君因此而感到十分的擔心、害怕和憂慮。門客對東周君說:您就直截了當、一點都不隱諱地對韓國的使臣講:寡人也知道,陽豎參與了嚴遂謀殺韓國相國的反叛事件,所以就把他給留在了東周十四天,來等待貴國的指示和命令。東周不僅國家小、而且實力又很弱,怎麼會冒犯貴國,去接納反叛的兇犯呢?然而韓王的使臣一直都沒有來,所以寡人就把他給放走了。

 

    東周和西周,名義上雖然還是各個諸侯的宗主國,但實際上最後也只能夠在強國的夾縫當中、艱難的生存,東周同西周時常又會在兄弟之間明爭暗鬥,他們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不好過,有時甚至是到了仰人鼻息的地步,早已遠非伐紂時期強盛的國力可比了,周朝的衰敗和諸侯國的興起,也已經是在所難免和顯而易見的一件事情。

 

三、趙取周之祭地

    趙國強佔了東周祭祀用的土地,周王因此而感到十分的痛心和不安,他於是就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了大臣鄭朝。鄭朝說:大王您不必為這種事情來擔心,我保證用三十金,就能夠把祭地重新給拿回來。周君於是就給了鄭朝三十金。鄭朝把這三十金,送給了趙國掌管占卜的長官太卜,並且把周朝祭地的事情,原原本本地告訴給了他聽。而就在這之後不久,剛好碰到趙王生病了,要太蔔來占卜問病,太蔔在占卜了之後,他就很嚴厲地譴責趙王說:這是因為大王侵佔了周朝的祭地,並且因此而觸犯了神靈,這是神靈在作祟的原故啊!趙王於是就把周朝的祭地還給了周朝。

 

    雖然東周和西周仍有不少的奇人異士,但總的說來,它們都缺少那種有雄才大略的人,所以實力也越來越弱,以至於最後全都走上了滅亡的道路。通過這個短小的故事,人們也就不難發現,早在幾千年以前,中國的謀士們,已經能夠利用他們高超的智慧,來達到自己各種各樣的目的,這些事件發生在幾千年以前,因此也就顯得十分的難能可貴,這也充分地體現出了中國古人的生存哲學和高超的生存本能。

 

    在戰國風雲當中,群雄並起,他們風起雲湧、指點江山,談笑之間,多少強敵灰飛煙滅,他們當中許許多多的人,都做出了名垂青史和流芳百世的偉業,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奇智異謀和驚心動魄的戰國傳奇,歷史上傳頌至今和耳熟能詳的典故,許多都是出自於他們之手。戰國群雄、霸主和奇人異士,在政治、經濟、軍事和外交上,時而合縱、時而連橫,在上下幾百年的廣闊時間和空間裡面,展開了長久的縱橫捭闔和明爭暗鬥,戰火和爭奪連年不斷,長達了二百多年,形勢和局勢也瞬息萬變,在中國古代上演了七雄並起、爭霸天下的歷史畫卷,其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和場景,至今還讓人深深的歎息、令人扼腕,天下之大,不知竟有多少的能人和異士,藏龍臥虎於其中。而他們所上演的傳奇故事,也將在中華古老大地上生生不息,永遠都會被世人所傳頌,他們所創立的豐功偉業,也將永遠地留在人們的記憶深處,成為了世人所感歎、嚮往和緬懷的動人傳說。人類的歷史就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,而變得更加的鮮活、生動和厚重了起來。

 

歐陽軍

二00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於廬陵家中 

「未經作者本人同意,任何媒體不得轉載、摘編,教育部門錄爲教材請事先和本人聯繫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