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昧讀詩 歐陽軍 中國曾經是一個詩歌的國度,只不過出於種種人文和歷史的原因,中國當今很難再現詩詞空前的盛況了,唐宋兩代便成為了詩詞全盛時期的一個背影,星光熠熠和全民共享詩歌的時代,漸漸地已經離世人而遠去,成為了中華文化當中、此情可待成追憶的一種遺憾。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《詩經》,分為風、雅、頌三個部分,總共有詩歌305首。世人通過閱讀中國古代的詩詞,可以瞭解到中華文化、歷史人物、人文和社會的環境,特別是詩詞由盛轉衰的原因和背景。通常來說,詩詞的閱讀可分為三個層次:第一個層次是看不懂詩詞任何的意思,讀了也等於沒讀,對中國古代的詩詞完全是門外漢,根本不具備閱讀詩詞最起碼的能力;第二個層次是能夠讀懂中國詩詞字面的意思,能夠瞭解到詩詞字面所表達的含義,但是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僅僅只限於此,不能理解詩詞所表達的意境和哲理,不能把握和通曉詩詞當中所運用的典故,也不能體會到詩詞所表達的詩外之意,更不知道詩詞創作的時候,作者所處的人文、歷史環境和社會背景。這種閱讀水平的人人數最多,雖然他們能夠知道詩詞字面所表達的含義,但讀起來不會有暢快淋漓的感覺,也不可能有同作者神交的快感,更不可能帶來精神上盡善盡美的閱讀享受;第三個層次是不僅能夠讀懂和理解詩詞字面的含義,而且還能夠理解詩詞所表達的意境和所蘊含的哲理,能夠讀懂詩詞所表達的詩外之意,能夠同作者產生某種心靈上的共鳴,同時也知道和通曉詩詞當中所運用的種種典故,能夠知曉當時的人文、歷史環境和社會、政治背景。閱讀起來不僅輕鬆自如,而且還能夠帶來感觀上的娛悅,可以通過閱讀好的詩詞佳作,從而達到精神上暢快淋漓的某種感受。達到了這個層次的人不多,但真正能夠從閱讀上帶來快感和知識的,也只有這個層次的人,而其他的人,只有從他們的點評之作當中,來一窺詩詞的深意和奧秘,並且從中掌握一些人文和歷史知識,來增長自己詩詞方面的一些見識,從這些閱讀當中,為自己帶來某種享受和感知上面的認同,進而使得自己閱讀詩詞的能力和水平,都能夠大大地進步和提高。而中國古代的詩詞,也正是世人來瞭解中華文化和歷史人物,瞭解當時的社會、文壇、政壇和人文風俗絕佳的一個窗口與途徑。
中國詩詞全盛的時期是在唐宋,通常被世人稱作為唐詩宋詞,而唐宋也是中國產生詩人最多的時期,唐宋兩代著名的詩人有很多,而且唐宋的詩詞,所涉及到的範圍和題材也很廣,所以極具閱讀性和欣賞性,這也是為什麼唐宋的詩詞,能夠經久不衰、人見人愛最重要的原因。即使是在當代,大多數閱讀詩詞的人,通常也都是選擇唐宋詩詞的閱讀,這充分反映出了世人的喜好和偏愛。從中華文化的歷史和現實來看,這也是一般讀者的上上之選,是普通讀者閱讀詩詞最好的一種選擇和途徑,如果更深入地進行研究和推敲的話,唐詩宋詞成為了兩個朝代各具代表性的文化,既有文化固有的規律性、而且還又有歷史的偶然性。在唐代眾多的詩人當中,劉禹錫是才華橫溢和比較獨特的一位,他不僅是位著名的詩人,而且還是一位文學家、政治家和改革家,同時他也是一位哲學家和思想家。他積極地參與和推動了唐代的“古文運動”,他所寫的“天論”三篇,是闡述無神論思想的名作,他還參與了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,強烈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。所有的這些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,全部都具有非常重大的進步意義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。由此也可以來推斷劉禹錫的歷史地位,遠遠要比通常世人所認為的要高。劉禹錫曾經在十四年當中,作了兩首非常著名的政治諷刺詩,這在所有唐代的詩人當中,應該說是成就最高的一位、同時還是最為獨特的一位。一首是公元815年所作的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,戲贈看花諸君子”:紫陌紅塵拂面來,無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觀裡桃千樹,盡是劉郎去後栽。第二首詩寫於大和二年,也就是14年後,公元828年所作的“再游玄都觀”:百畝庭中半是苔,桃花淨盡菜花開。種桃道士歸何處?前度劉郎今又來。永貞元年(805年),劉禹錫參與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,他因此也被貶為了朗州司馬。十年以後元和十年(815年),劉禹錫被從朗州召回到長安,當他目睹了新貴們的權勢和朝中人們的趨炎附勢之後,不禁觸景生情、十分的感慨,他以游玄都觀看花為題,寫下了這首非常著名的政治諷刺詩,來表達自己對權貴的蔑視和對勢利小人的嘲諷,展現了作者的自信、堅貞不屈和永不言敗的戰鬥精神。他因此也惹得權貴們和執政者非常的不悅,他於是就再一次地被貶出了京師,在歷經了坎坷和浮沉十四年以後,劉禹錫終於又被召回到了長安。而在這十四年的光陰當中,皇帝已經換了四位,當年的權貴和小人也死的死、垮的垮,但是政治鬥爭依然十分的殘酷,劉禹錫對此仍然是積憤難平,他有意舊事重提、繼作了第二首成就極高的政治諷刺詩。劉禹錫在全詩當中,仍然具有很濃的戲謔和嘲諷的意味,表現出了士人不屈不撓的人格和作者大無畏的精神。他在第二首詩的序言當中明確表示:因再題二十八字,以俟後遊。這種對權貴和腐朽勢力,公開的蔑視和宣戰,讓後世的人們,看到了天地之間大寫著的人,這種義無反顧的精神和人格,讓後世的人們感到了汗顏無比,作者以自己無懼無畏的言行,來告訴中國當今的世人,人也可以這樣驕傲和燦爛地活著。劉禹錫著名的文章和詩作還有很多,中國人對於他成就和歷史的評價,確實是有失厚道和公允。人們只有通過歷史,才能夠真正地來看清和瞭解歷史,歷史才不會被相關的謊言所包圍。
整個唐代,湧現出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和不朽的詩篇,而這肯定同權貴、朝廷和民間,所共同的推崇、風行和喜好有關,同王朝強行所推行的價值取向和科舉取士的制度有關。通過閱讀唐代詩人的一些作品,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瞭解到這種最基本的事實,不過這肯定不是唐詩宋詞能夠興起、並且達到全盛時期最重要的一個原因。盛唐時期的詩人他們所寫出來的詩篇,通常都透露出了一股自信和自豪,而這些特性是亂世當中的詩人所無法來比擬的。王昌齡的“出塞”,就很能夠體現出唐朝人的這種自信和自豪:秦時明月漢時關,萬里長征人未還。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。可惜如今當代的中國人,已經很難再找到這種自信和自豪的蹤影了,漢文化已經極度缺乏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,以至於另外的一門語言-英語,已經成為了全民人人從小必讀必會,甚至成為了衡量一個中國人,是不是人才最重要的一個標準。盛極一時的中華文化,仍然還處於某種低谷當中,回想中華文化由盛轉衰的整個歷程,不得不令世人唏噓、感慨和深思。“出塞”當中的飛將軍,是指西漢的名將李廣,他曾經擔任過右北平郡的太守,而郡治的所在地就靠近匈奴。李廣很有謀略、懂得用兵、能夠和士兵們同甘共苦,李廣的大半生都是在征戰沙場,很多的時候都能夠以少勝多、匈奴聞之而喪膽。據“史記·李將軍列傳”的記載:廣居右北平,匈奴聞之,號曰:漢之飛將軍。避之數歲,不敢入右北平。從王昌齡的整首詩當中,人們也可以看出:作者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,竟然會有何等的驕傲和自豪。王昌齡的這首“出塞”,也為後世的歷朝歷代所推崇,甚至還被不少的人,推選為了唐代的七言絕句之首。王昌齡晚年雖然因為不拘小節,招致了許多的不解和非議,但是他的內心卻是自由和純潔的,他在“芙蓉樓送辛漸”當中寫到:寒雨連江夜入吳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陽親友如相問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王昌齡晚年雖然不太注意細行和小節,但他自己的內心卻是純潔和問心無愧的,他就是在自由自在和問心無愧當中,生活於整個的天與地之間,而這首詩就是王昌齡純潔心靈的某種公開宣告。在唐代眾多的詩詞當中,還有許多是描寫自然景致和田園風光的詩,這些田園山水詩的成就也很高,孟浩然就是盛唐時期山水田園詩的先驅。孟浩然一生極不得志,從來沒有中過進士,終其一生都是一介布衣,但是他的詩作恬靜曠遠、極具欣賞性,他一生遊歷頗廣,有不少的作品都是婦孺皆知和千古傳頌的佳作,比方說“春曉”: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。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?孟浩然雖然終其一生都是一介布衣,但是他的詩作依然能夠流傳千古、經久而不衰。而每當讀到唐代許多不朽詩篇的時候,不得不令世人感歎:中華民族當之無愧是一個詩歌的民族和國度。
唐宋是詩歌由盛轉衰的一個分水嶺,從宋代開始,詩作由盛轉衰而詞作在慢慢地興起,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基因裡面的殘缺:士人和學子皆為籠中之鳥,沒有創作和學術自由,崇尚陰柔的世風和宮廷的計謀,缺乏對人、人格、人性和權利最起碼的尊重,而士人的媚俗、學而優則仕和國民的逆來順受,就是中華民族文化基因殘缺最為形象的體現,世人甚至從太監,幾千年來代代的生生不息當中,就能夠很直觀地發現:中華文明已經出現了許多十分重大的問題。社會價值取向長期嚴重的失敗,就註定了國民智慧和中華文明整體的低迷。開拓進取的精神、自由、平等和博愛與追求幸福的勇氣,就成為了整個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當中的一個短板。而唐詩宋詞,則很好地反映出了這種長期的社會現實。雖然宋代的詩歌由盛而轉衰,但是宋代的詩人在中華文化當中,還是佔有了一席之地。談起宋詩和宋代的詩人,梅堯臣、鄭文寶、石延年、蘇軾、陸游、楊萬里和歐陽修等人,為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,至於蘇東坡的詩作,大多數也都不是上品,從整體上來說蘇軾的詩作,在唐宋兩代詩人的對比當中,根本就沒有世人所想像得那麼好。石延年流傳下來的詩作不多,“南朝”是其中最有氣骨的:南朝人物盡清賢,不事風流即放言。三百年間卻堪笑,絕無人可定中原。自從東晉偏安算起,到宋、齊、梁、陳南朝的滅亡,總共經歷了二百七十二年。詩人把“南朝人物自號清賢,不是追求名士風度、不拘禮法,就是說些空洞無用的大話,歷來都是迂腐可笑和自欺欺人,三百年間竟然沒有一個人,可以出來收復中原的社會現實”寫得入木三分。石延年是有感于宋代屈辱的現實,不禁所產生出來的遺憾,進而因此所抒發出來的感慨。面對著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當今屈辱的事實,石延年把一種巨大的遺憾和家國情懷,傳遞給了我們這些無所作為的人,而在自己內心的最深處,時常都會因此而在隱隱地作痛。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苟延殘喘至今日,的確還是處在了百代之頹波的一個低谷。
宋代詩人歐陽修是宋代文壇的領袖,他在詩、詞、史、經、賦、散文、詩話、吏治和金石學等諸多的方面,均是大家,他是宋代古文運動和詩文革新運動的主帥、博學多才,是位政治家、史學家、經學家、金石學家、文學家、改革家、評論家和思想家,歐陽修以他開拓進取的精神,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宋學和中華文化的發展。宋代詩風的不振,或多或少,同歐陽修對科舉取士制度的改革有關,但是這又很顯然,並不是宋代詩壇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。從歐陽修的詩詞作品當中,世人也不難發現:歐陽修同樣缺乏自由、平等和博愛的一種精神,極度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,缺少學術、思想和創作上的自由,他在文化和學術上最主要的貢獻,就在於他的開拓、創新和對人才的發現與培養,與他同時代的文壇和政壇名人,不是他的朋友,就是他的門生或者弟子。歐陽修的詩“夢中作”同杜甫的“絕句”一樣,都是一句一絕,每句都各有一個立意,人們可以來比較一下這兩首詩。“夢中作”:夜涼吹笛千山月,路暗迷人百種花。棋罷不知人換世,酒闌無奈客思家。“絕句”: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窗含西嶺千秋雪,門泊東吳萬里船。實際上無論是杜甫,還是歐陽修,全部都沒有改變中國學而優則仕的文化傳統,這就是中華大地上士風不振的根本原因。從一種純文化的角度和眼光,來看唐宋的詩詞和中華文化,同樣也是作為詩餘之作的詞,卻能夠在宋代大放異彩,名人和佳作輩出,歐陽修、蘇軾、柳永和辛棄疾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,蘇東坡的詞作則一改詩作上的低迷,每每卻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上品,甚至許多的作品還都是壓卷之作,當然他們於作品上面的差異,往往也不過是在伯仲之間,所以世人皆曰:歐陽修有罪於詩的說法,存在著一些邏輯上的矛盾和事實上明顯的出入。宋代文化象徵的詞作和詞人的興起,就完全打破了許多平庸之輩個人主觀上的臆想。而拒絕平庸,這也正是當今的文壇和詩壇,真正最為缺乏的東西。歐陽修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一種代表與縮影,從他的身上,能夠具體而微地體現出中華文化巨大的遺憾和不足,又能夠展現出中華文化的悠久和燦爛,讓人也看到了中華文明華麗轉身和涅槃重生的一種可能與希望。
中國詩詞所形成的年代十分的久遠,有自己非常獨特的韻味和比較嚴謹的格式。這些詩詞很好地反映出了中國人的生活和田園風光,而且還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欣賞性。而與這些詩詞作品息息相關的,還有許多的典故、傳說和人文歷史,所以中國古代的詩詞,是世人瞭解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絕佳的一扇窗口。古代許多優秀的詩詞作品,往往也都具有很好的意境、很高的成就和很強的感染力,特別是唐宋時期許多的詩詞佳作,這些詩詞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,至今仍然深受世人的推崇和喜愛。不過也應該看到的是:詩詞大多數的時候,只不過是人們休閒和娛樂的一種方式,是人們閒暇時的一種興趣、愛好和精神享受,因此世人也不應該對詩詞,抱有著太多的幻想和過高的期望。當人們閱讀這些詩詞佳作的時候,可以給世人帶來精神上的認同和心靈上的體味,人們不僅能夠從這些生動和形象的文字當中,體會到山水之樂和田園風光,還能夠瞭解到當時的社會、歷史和文化,由此也能夠同詩人們感同身受和心有靈犀、進而達到神我兩交的境地。通常來說,這就是閱讀詩詞最高的一種境界。在一個詩歌的國度當中,詩風之不傳,已久矣,人們大多也只能是無言以對。而對於大多數人大多數的時候來說,只要能夠看得懂詩詞作品,能夠給自己帶來閱讀上的某種快感和享受,這就已經足夠了,不用過多地去挖掘詩詞當中的內涵和深意。詩詞不能夠承載著生命之重,卻依然能夠在人類歷史的長河當中閃耀著光芒。
歐陽軍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於廬陵家中 「未經作者本人同意,任何媒體不得轉載、摘編,教育部門錄爲教材請事先和本人聯繫」
|